匈礚 xiōng kē

词语解释

亦作“ 匈濭 ”。象声词。形容大声。《文选·枚乘<七发>》:“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 刘良 注:“訇隐、匈濭,皆大声也。” 汉 马融 《广成颂》:“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详细解释

(一)、亦作“ 匈濭 ”。象声词。形容大声。

《文选·枚乘<七发>》:“訇隐匈礚,轧盘涌裔,原不可当。” 刘良 注:“訇隐、匈濭,皆大声也。” 汉 马融 《广成颂》:“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百度百科释义

匈礚亦作“ 匈濭 ”。拼音是xiōng kē,是汉语词汇,解释为 象声词。形容大声。

英语翻译

Hungary

词语分字解释


  • (xiōng)

    基本字义

    xiōng(ㄒㄩㄥ)

    ⒈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的民族。亦称“胡”。

    ⒉  古同“胸”。

    English

    breast, chest, thorax; clamor; the Hsiung Nu 'Huns'


  • (kē)

    基本字义

    kē(ㄎㄜ)

    ⒈  古同“磕”,象声词:“惮涌湍之礚礚兮,听波声之汹汹。”

    统一码

    礚字UNICODE编码U+791A,10进制: 31002,UTF-32: 0000791A,UTF-8: E7 A4 9A。

    礚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