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髫 wō tiáo

词语解释

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明 杨慎 《央央谣》:“水无鳞,山无角;鮐背啼,蜗髫哭;苍天高不闻,赤日烘南陆。”

详细解释

(一)、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明 杨慎 《央央谣》:“水无鳞,山无角;鮐背啼,蜗髫哭;苍天高不闻,赤日烘南陆。”

百度百科释义

蜗髫,汉语词汇,读音为wō tiáo,意思为古代幼童头上状如蜗角的小辫。借指儿童。

英语翻译

child's snaillike hairstyle

词语分字解释


  • (wō)

    基本字义

    蜗(蝸)wō(ㄨㄛ)

    ⒈  〔蜗牛〕软体动物,有螺旋形扁圆的硬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吃嫩叶,对农作物有害。某些种类可供食用。

    ⒉  〔蜗居〕喻窄小的住所。

    ⒊  〔蜗螺〕软体动物,壳如笋状,螺层长,壳顶尖,生活于湖池中。

    ⒋  〔蜗蠃〕软体动物,壳淡玳瑁色,壳口边缘略翻出,生活于湖溪中。亦称“螺蛳”。

    汉英互译

    cochlea、snail

    造字法

    形声:从虫、呙声

    English

    a snail, Eulota callizoma


  • (tiáo)

    基本字义

    tiáo(ㄊ一ㄠˊ)

    ⒈  古代小孩头上扎起来的下垂头发:垂髫。髫年(指幼年)。髫龄。髫龀(指童年)。

    造字法

    形声:从髟、召声

    English

    children's hair style; a young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