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节 téng jié

词语解释

腾出、节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折》:“上年资政院亦经提议,裁减防緑营,腾节餉项,专供改练新军之用。”

详细解释

(一)、腾出、节省。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广东起义前后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七月二十九日内阁总理奕劻等奏折》:“上年资政院亦经提议,裁减防緑营,腾节餉项,专供改练新军之用。”

百度百科释义

人民装的前身中山装,一如其发明者孙中山先生之名,皆引自邻邦日本,像极了日本的学生装;而日本的学生装又像极了普鲁士的军装。 1950年1月,报上登出新中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告,规定地方人员单衣式样,后来勤杂人员四个暗袋的中山装改称人民装。人民装在朝鲜仍十分流行,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十分喜欢穿着人民装。

词语分字解释


  • (téng)

    基本字义

    腾(騰)téng(ㄊㄥˊ)

    ⒈  奔跑,跳跃:腾骧。奔腾。欢腾。腾跃。腾越。

    ⒉  上升:腾空。腾云驾雾。升腾。飞腾。飞黄腾达。

    ⒊  空出来,挪移:腾退。腾个地方。

    ⒋  词尾,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的反复连续(读轻声):翻腾。折腾。

    汉英互译

    clear out、gallop、jump、rise、soar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fly; gallop; run; prance; rise


  • (jié jiē)

    基本字义

    节(節)jié(ㄐ一ㄝˊ)

    ⒈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⒉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⒊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⒋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⒌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⒍  礼度:礼节。

    ⒎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⒏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⒐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⒑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⒒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⒓  姓。

    其他字义

    节(節)jiē(ㄐ一ㄝ)

    ⒈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

    汉英互译

    burl、gnarl、knar、knurl、kts、node、nodosity、nodus、period、section、stanza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knot, node, joint; s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