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肝 tǎ gān

词语解释

獭的肝脏。可供药用。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兽二·水獭》:“肝: 苏颂 曰:‘诸畜肝叶,皆有定数。惟獭肝一月一叶,十二月十二叶’…… 张仲景 治冷劳有獭肝丸。”

词语分字解释


  • (tǎ)

    基本字义

    獭(獺)tǎ(ㄊㄚˇ)

    ⒈  〔水獭〕哺乳动物,脚短,趾间有蹼,体长七十余厘米。昼伏夜出,善游水,食鱼、蛙等,毛棕褐色,是珍贵的袭皮。

    ⒉  〔旱獭〕哺乳动物,前肢发达善掘土,毛皮可制衣帽。是鼠疫的传播者。亦称“土拨鼠”。

    ⒊  〔海獭〕哺乳动物,体圆而长,毛皮很珍贵。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通称“海龙”。

    汉英互译

    otter

    造字法

    形声:从犭、赖声

    English

    otter


  • (gān)

    基本字义

    gān(ㄍㄢ)

    ⒈  人或动物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有合成与贮存养料、分泌胆汁、解毒等功能:肝脏。肝炎。肝胆。肝肠。心肝。

    ⒉  中医学指五脏之一:肝火。肝气。

    汉英互译

    liver

    造字法

    形声:从月、干声

    English

    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