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墩 tǎ dūn

词语解释

犹言一屁股着地。《水浒传》第六七回:“ 李逵 便抢将入来。那汉子手起一拳,打个塔墩。”

详细解释

(一)、犹言一屁股着地。

《水浒传》第六七回:“ 李逵 便抢将入来。那汉子手起一拳,打个塔墩。”

百度百科释义

塔墩是汉语词汇,读音是tǎ dūn,意思是犹言一屁股着地。

英语翻译

tower pier

词语分字解释


  • (tǎ)

    基本字义

    tǎ(ㄊㄚˇ)

    ⒈  佛教特有的高耸的建筑物,尖顶,多层,常有七级、九级、十三级等,形状有圆形的、多角形的,一般用以藏舍利、经卷等:宝塔。佛塔。

    ⒉  像塔形的建筑物或器物:水塔。灯塔。纪念塔。金字塔。塔楼。

    ⒊  姓。

    汉英互译

    pagoda、tower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 (dūn)

    基本字义

    dūn(ㄉㄨㄣ)

    ⒈  土堆:土墩。

    ⒉  厚而粗的木头、石头等;座儿:桥墩。菜墩(切菜用的砧类器具)。树墩。

    ⒊  量词,用于丛生的或几棵合在一起的植物:一墩谷子。柳墩。

    ⒋  古同“蹲”。

    汉英互译

    frusta

    造字法

    形声:从土、敦声

    English

    heap, mound, block of st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