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黏 shī nián

词语解释

(一)、亦作“失粘”。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二)、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三)、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失严”。

详细解释

(一)、亦作“ 失粘 ”。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四:“四声分韵,始於 沉约 。至 唐 以来,乃以声律取士,则今之律赋是也。凡表、啟之类,近代声律尤严,或乖平仄,则谓之失黏。” 俞樾 《茶香室续钞·经史释音有首释末释之别》引 清 王士祯 《居易录》:“ 徐凤 少监代嗣王谢赐玉带表,用《礼记》孚、尹二字,以尹为平声,乃用第二音,有司谓其失粘。”

(二)、凡律诗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称作“粘”,违者称作“失粘”。

明 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拗体》:“按律诗平顺稳帖者,每句皆以第二字为主,如首句第二字用平声,则二句、三句当用仄声,四句、五句当用平声,六句、七句当用仄声,八句当用平声;用仄反是。若一失粘,皆为拗体。”

(三)、泛指诗句平仄失调。亦称“ 失严 ”。

杜甫 《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诗 清 仇兆鳌 注:“ 刘逴 曰:‘律诗自有定体,不可失粘……’ 刘氏 作失粘,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 陶开虞 作失严,谓声谓平仄失其谨严也。”

词语分字解释


  • (shī)

    基本字义

    shī(ㄕ)

    ⒈  丢:遗失。坐失良机。收复失地。流离失所。

    ⒉  违背:失约。失信。

    ⒊  找不着:迷失方向。

    ⒋  没有掌握住:失言。失职。失调(tiáo )。

    ⒌  没有达到:失望。失意。

    ⒍  错误:失误。失策。过失。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⒎  改变常态:惊慌失色。

    汉英互译

    break a promise、deviate from the normal、lose、mishap、mis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从手、乙声

    English

    lose; make mistake, neglect


  • (nián)

    基本字义

    nián(ㄋ一ㄢˊ)

    ⒈  像胶或糨糊的性质:黏性。黏液。黏土。黏米。

    造字法

    形声:从黍、占声

    English

    stick to; glutinous, sticky; g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