佥判 qiān pàn

词语解释

(一)、即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为 宋 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安恭 为 越州 教授,张子韶 为僉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王安石 ﹞初任 浙江 庆元府 鄞县 知县……转任 扬州 僉判。”
(二)、指做佥判官。明 汪廷讷《狮吼记·访友》:“下官僉判 凤翔 三年,蒙恩召直史馆。”
(三)、签名并作判词。明 袁宏道《与倪崧山》:“大约手疲於僉判,眼疲於簿领。”

详细解释

(一)、即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为 宋 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晏安恭 为 越州 教授, 张子韶 为僉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王安石 ﹞初任 浙江 庆元府 鄞县 知县……转任 扬州 僉判。”

(二)、指做佥判官。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访友》:“下官僉判 凤翔 三年,蒙恩召直史馆。”

(三)、签名并作判词。

明 袁宏道 《与倪崧山》:“大约手疲於僉判,眼疲於簿领。”

百度百科释义

词语信息qiān pàn ㄑㄧㄢ ㄆㄢˋ佥判词语解释(1).即签判。签书判官厅公事的简称。为 宋 代各州幕职,协助州长官处理政务及文书案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三:“ 晏安恭 为 越州 教授, 张子韶 为佥判。”《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王安石 ﹞初任 浙江 庆元府 鄞县 知县……转任 扬州 佥判。”(2).指做佥判官。 明 汪廷讷 《狮吼记·访友》:“下官佥判 凤翔 三年,蒙恩召直史馆。”(3).签名并作判词。 明 袁宏道 《与倪崧山》:“大约手疲於佥判,眼疲於簿领。”

词语分字解释


  • (qiān)

    基本字义

    佥(僉)qiān(ㄑ一ㄢ)

    ⒈  众人,大家。

    ⒉  全,都。

    ⒊  古同“签”。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all, together, unanimous


  • (pàn)

    基本字义

    pàn(ㄆㄢˋ)

    ⒈  区别,分辨,断定: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

    ⒉  分开,截然不同: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

    ⒊  评定:裁判。谈判。判卷子。

    ⒋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判词。判决。判案。

    ⒌  古代官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汉英互译

    decide、distinguish、judge、obviously、sentence

    造字法

    形声:从刂、半声

    English

    judge; discriminate; conclu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