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验寻求。(二)、参禅求道。
(一)、参验寻求。
《新唐书·历志三》:“经朔虽得其中,而躔离或失其正;若躔离各得其度,而经朔或失其中,则参求累代,必有差矣。”
(二)、参禅求道。
《白苏斋类集》附《袁宗道传》:“而僧 深有 为 龙潭 高足,数以见性之説啟先生,乃遍閲 大慧 、 中峯 诸録,得参求之诀,久之稍有所豁。”
参(cān shēn cēn sān)
求(qi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