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贰 cān èr

词语解释

(一)、并列。汉 王充《论衡·案书》:“﹝《新语》﹞参贰经传,虽古圣之言,不能过增。”《明史·魏元传》:“臣闻君之与后,犹天之与地,不可得而参贰也。”
(二)、参与;辅佐。宋 范仲淹《邠州建学记》:“予参贰国政,亲奉圣谋。”宋 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少师 赵公概 ……为人宽厚长者,留滞内相十餘年,晚始大用,参贰大政。”

详细解释

(一)、并列。

汉 王充 《论衡·案书》:“﹝《新语》﹞参贰经传,虽古圣之言,不能过增。”《明史·魏元传》:“臣闻君之与后,犹天之与地,不可得而参贰也。”

(二)、参与;辅佐。

宋 范仲淹 《邠州建学记》:“予参贰国政,亲奉圣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八:“少师 赵公概 ……为人宽厚长者,留滞内相十餘年,晚始大用,参贰大政。”

百度百科释义

参贰解释:1,。:“国业传在千载,主德参贰日月。”2,辅佐。出处:范仲淹《邠州建学记》:“予参贰国政,亲奉圣谋。”

词语分字解释


  • (cān shēn cēn sān)

    基本字义

    参(參)cān(ㄘㄢ)

    ⒈  加入在内:参加。参与。参政。参赛。参议。

    ⒉  相间,夹杂:参杂。参半。

    ⒊  检验,用其他有关材料来研究,考证某事物:参考。参照。参省(xǐng)(检验省察)。参看。参阅。参检。

    ⒋  探究,领悟:参悟。参透。参破。参禅。

    ⒌  旧指下级进见上级:参见。参拜。

    ⒍  弹劾,向皇帝告状:参奏。参劾。参革。

    其他字义

    参(參)shēn(ㄕㄣ)

    ⒈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参商(“参星”和“商星”,此出则彼没,两不相见;喻亲友隔离不得相见或彼此对立不和睦)。参辰卯酉(“辰星”即商星,参星酉时现于西方,辰星卯时出于东方;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⒉  中药名:人参。党参。

    其他字义

    参(參)cēn(ㄘㄣ)

    ⒈  〔参差(cī)〕长短不齐,如“参参不齐”、“参参错落”。

    其他字义

    参(參)sān(ㄙㄢ)

    ⒈  古同“叁”,三的大写。

    汉英互译

    join、refer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take part in, intervene; ginseng


  • (èr)

    基本字义

    贰(貳)èr(ㄦˋ)

    ⒈  “二”的大写。

    ⒉  变节,背叛:贰臣。贰心。

    汉英互译

    two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number tw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