羶臊 shān sào

词语解释

(一)、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吕氏春秋·本味》:“肉玃者臊,草食者羶。”高诱 注:“肉玃者,玃拏肉而食之,谓鹰雕之属,故其臭臊也;草食者,食草木,谓麞鹿之属,故其臭羶也。”
(二)、引申指肉类食物。元 舒頔《中秋对月无酒怅然孤吟》:“貰酒赏明月,盘中乏羶臊。”
(三)、犹羶腥。唐 李白《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胡窃号,剥乱中原,虽……决洪 河,洒 秦 雍,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参见“羶腥”。

词语分字解释


  • (shān)

    基本字义

    shān(ㄕㄢ)

    ⒈  同“膻1”。

    English

    rank odor


  • (sāo sào)

    基本字义

    sāo(ㄙㄠ)

    ⒈  像尿或狐狸的气味:臊气。腥臊。狐臊。

    其他字义

    sào(ㄙㄠˋ)

    ⒈  〔臊气〕倒霉(“气”读轻声)。

    ⒉  〔臊子〕方言,肉末或肉丁,如“羊肉臊臊面”。

    ⒊  害羞:害臊。羞臊。

    汉英互译

    foul smell、shy、the smell of urine

    造字法

    形声:从月、木品声

    English

    rank; rancid; frowzy, fetid; bash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