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滞 rú zhì

词语解释

迟延;犹豫不决。

详细解释

(一)、停留;迟延;迟滞。

《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 昼 ,是何濡滞也!” 赵岐 注:“濡滞,淹久也。” 宋 范成大 《次韵李器之编修灵石山万岁藤歌》:“山腰涧底莫濡滞,早晚天风吹蜕蝉。” 清 严沆 《田凝只索画久不得报歌以代柬》:“不嗔濡滞嗜我真,相迟霜前看云嶠。” 郭沫若 《今昔集·致木刻工作者》:“造型美术的步调虽然颇感濡滞,但木刻确是特出一头地的。”

百度百科释义

濡滞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停留;迟延;迟滞。出自《孟子·公孙丑下》。

词语分字解释


  • (rú)

    基本字义

    rú(ㄖㄨˊ)

    ⒈  沾湿,润泽:濡笔。濡湿。濡染。耳濡目染。相濡以沫(“沫”,唾沫,喻同处困境,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

    ⒉  停留,迟滞:濡滞。

    ⒊  含忍:濡忍。

    汉英互译

    immerse、moisten

    造字法

    形声:从氵、需声

    English

    immerse, moisten; wet, damp


  • (zhì)

    基本字义

    滞(滯)zhì(ㄓˋ)

    ⒈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⒉  遗落:“此有滞穗”。

    汉英互译

    sluggish、stagnant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