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清 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文戏·歇后诗》:“云间 求忠书院,为 方正学 建也。一日,院观风,有儒童告考,张郡侯 命学博往书院试之。”《儒林外史》第七回:“传进新进儒童来。到 汶上县 头一名点着 荀玫。”《清史稿·选举志一》:“儒童入学考试,初用《四书》文、《孝经》论各一。”
(一)、明 清 科举制度,凡应秀才孝试的士子,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别称儒童或文童。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文戏·歇后诗》:“ 云间 求忠书院,为 方正学 建也。一日,院观风,有儒童告考, 张郡侯 命学博往书院试之。”《儒林外史》第七回:“传进新进儒童来。到 汶上县 头一名点着 荀玫 。”《清史稿·选举志一》:“儒童入学考试,初用《四书》文、《孝经》论各一。”
儒(rú)
儒
⒈ 指读书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儒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儒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
⒉ 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术。儒学。
⒊ 古同“懦”,懦弱。
形声:从亻、需声
Confucian scholar
童(tóng)
童
⒈ 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⒉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⒊ 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⒋ 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⒌ 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⒍ 古同“瞳”,瞳孔。
⒎ 姓。
child、virgin
形声:从立、重声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