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才思衰退枯竭。
(一)、谓才思衰退枯竭。
《宋书·鲍照传》:“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 照 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当时咸谓 照 才尽,实不然也。”《梁书·江淹传》:“ 淹 少以文章显,晚节才思微退,时人皆谓之才尽。” 清 龚自珍 《才尽》诗:“才尽不吟诗,非关象喙危。” 叶圣陶 《<叶圣陶选集>自序》:“现在要我写过去写的那类小说,我还是能写,而且不至于太差,古来‘才尽’的说法未必一定靠得住。”
南朝梁江淹 ,少有文名,世称江郎 。晚年诗文无佳句,时人谓之才尽。后来常用“才尽”比喻才思衰退枯竭。
才尽造句(1) “这这这……”他突然江郎才尽,心慌意乱,舌根子发短了。
(2) 在文学创作上他已是江郎才尽了。
(3) 现在的他可说是江郎才尽,毫无灵感,即使搜索枯肠,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
(4) 有的作家写不出好的作品来,并不是江郎才尽,而是没有生活阅历。
(5) 一个有天分的人,若恃才傲物,不肯力学,总有一天会江郎才尽的。
(6) 我本想来炫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