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恭敬貌。《后汉书·黄宪传》:“潁川 荀淑 至 慎阳,遇 宪 於逆旅,时年十四,淑 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明 方孝孺《题杨先生墓铭后》:“获聆 白鹿子 言论,固已竦然敬之。”
(二)、惊惧貌。竦,通“悚”。《后汉书·明帝纪》:“永览前戒,竦然兢惧。”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六:“余亦惧夫流而至于此也,读之竦然,为之汗下。”鲁迅《呐喊·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一)、恭敬貌。
《后汉书·黄宪传》:“ 潁川 荀淑 至 慎阳 ,遇 宪 於逆旅,时年十四, 淑 竦然异之,揖与语,移日不能去。” 明 方孝孺 《题杨先生墓铭后》:“获聆 白鹿子 言论,固已竦然敬之。”
(二)、惊惧貌。竦,通“ 悚 ”。
《后汉书·明帝纪》:“永览前戒,竦然兢惧。”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六:“余亦惧夫流而至于此也,读之竦然,为之汗下。” 鲁迅 《呐喊·药》:“两个人都竦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竦然,读音sǒng rán ,是一个汉语词语。指惊惧貌。
竦(sǒng)
竦
⒈ 伸长脖子,提起脚跟站着:竦立。
⒉ 恭敬,肃敬:“竦然异之”。
⒊ 同“悚”。
会意:从立、从束
revere, respect, be in awe of
然(rán)
然
⒈ 对,是:然否。不然。不以为然。
⒉ 以为对,答应,信守:然纳(以为对而采纳)。然诺(许诺,信守诺言)。
⒊ 这样,如此:当然。然后。然则。
⒋ 表示一种语气(a.表决定,犹焉,如“寡人愿有言然”;b.表比拟,犹言一般,如“如见其肺肝然”)。
⒌ 用于词尾,表示状态:显然。忽然。飘飘然。
⒍ 古同“燃”。
but、correct、however、like that、right、so
形声:从灬、声
yes, certainly; pledge, prom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