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驱丁

驱丁 qū dīng

词语解释

金 元 时称奴隶、仆奴。

详细解释

(一)、金 元 时称奴隶、仆奴。

《金史·兵志》:“恐其家更无男丁,有误农种,与免一丁,以驱丁充阿里喜。”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却将我宅院良人,生扭做酒店里驱丁。”《元史·兵志一》:“应係逃军未获者,令其次亲丁代役。身死军人,亦令亲丁代补,无亲丁则以少壮驱丁代之。”参见“ 驱口 ”。

百度百科释义

驱丁是汉语词语,是指金 元 时称奴隶、仆奴。

词语分字解释


  • (qū)

    基本字义

    驱(驅)qū(ㄑㄨ)

    ⒈  赶牲口:驱马。驱策。驱驰。

    ⒉  赶走:驱动。驱赶。驱寒。

    ⒊  强行、逼迫:驱使。驱遣(a.强迫;b.赶走;c.消除,排除情绪)。

    ⒋  快跑:并驾齐驱。先驱。前驱。

    汉英互译

    drive、order to

    造字法

    形声:从马、区声

    English

    spur a horse on; expel, drive away


  • (dīng zhēng)

    基本字义

    dīng(ㄉ一ㄥ)

    ⒈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⒉  成年男子。

    ⒊  人口。

    ⒋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其他字义

    zhēng(ㄓㄥ)

    ⒈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

    汉英互译

    man、population、four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ale adult; robust, vigorous; 4th heavenly stem


驱丁相关词语

驱丁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