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给地位高的人写信陈述意见上书乞骸骨。——《后汉书·张衡传》吾上书太夫上,谱汝诸孙中。——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旧时指私塾先生给儿童讲授新课
(一)、向君主进呈书面意见。
《战国策·齐策一》:“﹝ 齐威王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諫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於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及 絳侯 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徵繫清室。” 唐 韩愈 《赠唐衢》诗:“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 虞 唐 。” 清 龚自珍 《送南归者》诗:“布衣三十上书回,挥手 东华 事可哀。”
(二)、指给地位高的人写信。
《雨花》1981年第6期:“一九七五年四月, 贺捷生 上书 毛主席 ,要求寻找 贺龙 同志遗骸,补行葬仪,讣告国人。”
(三)、旧时塾师向学生讲授新课。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闺塾》:“这早晚了,还不见女学生进馆,却也娇养的紧…… 春香 ,请小姐上书。”《红楼梦》第九回:“可巧这日 代儒 有事回家,只留下一句七言对联,命学生对了,明日再来上书。” 曹禺 《北京人》第二幕:“ 孙少爷 你背完书,就回屋睡觉去。老爷子再要上书,就说 陈奶妈 催你歇着呢!”
【历代公文体制】战国以前臣下奏谏陈词,都用上书的名称。古代“言笔未分”之时,不分君臣,互相来往都用书,秦虽改书为奏,但因为离古代还不太远,所以仍然有人用书。唐代偶尔用“书”作为外交文书的一种。唐代以后就很少使用。
give a new lesson; submit a written statement to a higher authority
上(shàng shǎng)
上
⒈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上。上边。
⒉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上古。上卷。
⒊ 等级和质量高的: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
⒋ 由低处到高处:上山。上车。上升。
⒌ 去,到:上街。
⒍ 向前进:冲上去。
⒎ 增加:上水。
⒏ 安装,连缀: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
⒐ 涂:上药。
⒑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上课。上班。
⒒ 拧紧发条:上弦。
⒓ 登载,记:上账。
⒔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上。桌上。组织上。
⒕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
⒖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上年纪。
⒗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上
⒈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ascending、go to、go up、previous、submit、superior
下
指事
top; superior, highest; go up, send up
书(shū)
书(書)
⒈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⒉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⒊ 文件:证书。说明书。
⒋ 写字或写的字:书法。书写。书桌。书案。书画。
⒌ 写文章:大书特书。罄竹难书。
⒍ 字体:草书。隶书。楷书。
⒎ 古书名,《尚书》的简称(亦称“书经”)。
⒏ 某些曲艺形式的通称:说书。听书。
book、letter、script、write
原为形声:从聿、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