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厌烦:不厌其详。
(二)、不排斥;不以为非:兵不厌诈。,
(一)、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二)、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三)、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王莽传中》:“富者犬马餘菽粟,骄而为邪;贫者不厌糟糠,穷而为姦。” 明 方孝孺 《赠金溪吴仲实序》:“必学於诗、书、礼、乐、六艺之文至於终身而不厌。”(四)、不服。《汉书·景帝纪》:“诸疑狱,若虽文致於法而於人心不厌者,輒讞之。” 颜师古 注:“厌,服也。”(五)、不魇,不做恶梦。厌,通“ 魘 ”。
不厌造句
(1) 忠实于爱情就是不厌其烦地老看一个电影的意思,不能看了这个电影、又看那个。
(2) 李老师讲课总是不厌其烦。
(3) 刘备割据荆州不还,孙权屡派人要债,刘备不厌其烦,叫来诸葛亮:“孔明啊,把切糕分他一半!”据说事后孙权还把孙尚香附送。
(4) 我如饥似渴想学会读小说,不厌其烦地要妈妈告诉我我所见到的每一个生词的意义。
(5) 妈妈总是在吃饭时叮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