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臣朝见时疾行就位。(二)、借指在京当官。
(一)、群臣朝见时疾行就位。
宋 苏轼 《神女庙》诗:“百神自奔走,杂沓来趋班。”
(二)、借指在京当官。
明 汤显祖 《答淮抚李公五十韵》:“附尾睎騏驥,趋班失凤鸞。”
趋班,读音qū bān,汉语词语,指群臣朝见时疾行就位。
趋(qū cù)
班(b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