餔时 bū shí

词语解释

午后三时至五时,傍晩。

词语分字解释


  • (bū)

    基本字义

    bū(ㄅㄨ)

    ⒈  吃:“夜光之璧,不可以餔。”

    ⒉  申时吃的饭食:“提壶行沽,汲水作餔。”

    ⒊  古通“晡”,申时,傍晚:“相续道路,非朝餔不得通。”

    造字法

    形声:从飠、甫声

    English

    eat; dinner time; sunset


  • (shí)

    基本字义

    时(時)shí(ㄕˊ)

    ⒈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时间。时不我与。

    ⒉  较长的时间:时代。古时。

    ⒊  泛指一段时间:时光。时令。时分。

    ⒋  现在的,当前的:当时。时下。时务。时宜。

    ⒌  常常:时常。学而时习之。

    ⒍  一年中的一季:时序。四时如春。

    ⒎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

    ⒏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时钟。时差(chā)。

    ⒐  某一时刻:按时上班。

    ⒑  不定时,有时候:时而。时阴时晴。

    ⒒  机会:时机。待时而动。

    ⒓  姓。

    汉英互译

    days、hour、occasionally、opportunity、seanson、time

    English

    time, season; era, age,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