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耐 bù nài

词语解释

(一)、不能。
(二)、不能忍受。
(三)、不愿意。

详细解释

(一)、不能。

《礼记·乐记》:“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郑玄 注:“耐,古书能字也。”

(二)、不能忍受。

《南史·张敷传》:“ 文帝 令以后车载沙门往,谓曰:‘道中可得言晤。’ 敷 不奉詔,曰:‘臣性不耐杂。’” 宋 向子諲 《减字木兰花》词:“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教春光造次归。” 清 周亮工 《复何匡山书》:“其声呜呜,不耐愁人听。”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而种种可恶,令人不耐,所以突然辞职了。”

(三)、不愿意。

宋 余桂 《春日即事》诗:“半晴半雨春无準,燕怯轻寒不耐飞。”

百度百科释义

不耐是中国汉语词语,指的是不能或不愿意。

词语分字解释


  • (bù fǒu)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汉英互译

    no、not

    相关字词

    没有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 (nài)

    基本字义

    nài(ㄋㄞˋ)

    ⒈  忍,受得住:忍耐。耐久。耐人寻味。

    ⒉  古同“奈”,奈何。

    汉英互译

    be able to bear or endure

    造字法

    会意:从而、从寸

    English

    endure, bear; resist; pat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