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窃;抢夺。《书·微子》:“今 殷 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怨人不可邇,敌国不可狎,攘窃之国不可使久亲。”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妻子流离,性命不保,虽加刀锯,亦不能禁其攘窃。” 孙中山 《裁兵宣言》:“遂不惜举当世所碍之武力,以为攘窃权利之具者,躬自减削,以导国人。”
(一)、盗窃;抢夺。
《书·微子》:“今 殷 民乃攘窃神祇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俞序》:“怨人不可邇,敌国不可狎,攘窃之国不可使久亲。” 宋 苏轼 《论纲梢欠折利害状》:“妻子流离,性命不保,虽加刀锯,亦不能禁其攘窃。” 孙中山 《裁兵宣言》:“遂不惜举当世所碍之武力,以为攘窃权利之具者,躬自减削,以导国人。”
《大学英语语法快易通》是2008年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to usurp; to steal
攘(rǎng)
攘
⒈ 侵夺,偷窃: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耳父攘攘,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
⒉ 推,排斥: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
⒊ 烦乱:攘攘(纷乱)。扰攘。
⒋ 捋:攘袂。攘臂。
形声:从扌、襄声
seize, take by force; repel
窃(qiè)
窃(竊)
⒈ 偷盗:偷窃。窃取。
⒉ 用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取得:窃位。窃夺。
⒊ 私自,暗中:窃笑。窃听。
⒋ 谦辞,指自己:窃谓。窃以为可行。
furtively、pilfer
盗、偷
形声:从穴、切声
secretly, stealthily; steal; thi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