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律 bù lǜ

词语解释

(一)、不效法;不遵循。《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
(二)、不驯顺;不守法。《朱子语类》卷一三○:“东坡 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 秦 黄 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明 叶盛《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 吴中 不律,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 开平 数年,以宥还。”参见“不劣方头。”
(三)、笔。《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郭璞 注:“蜀 人呼笔为不律也,语之变转。”清 吴骞《<拜经楼诗话>自序》:“予於有韵之语,初未能研其得失,諳其良楛,又乌足以操三寸不律,而雌黄而阳秋哉?”

详细解释

(一)、不效法;不遵循。

《荀子·非十二子》:“劳知而不律先王,谓之奸心。”

(二)、不驯顺;不守法。

《朱子语类》卷一三○:“ 东坡 如此做人,到少间便都排废了许多许多端人正士,却一齐引许多不律底人来,如 秦 黄 虽是向上,也只是不律。”《元史·来阿八赤传》:“有两卒自伤其手以示不可用, 阿八赤 檄枢密并行省奏闻,斩之以惩不律。” 明 叶盛 《水东日记·张文翔》:“御史按 吴中 不律, 翼 忿忿不能平,因建白数事,指斥颇多,竟为众所倾,謫 开平 数年,以宥还。”参见“不劣方头。”

(三)、笔。

《尔雅·释器》:“不律谓之笔。” 郭璞 注:“ 蜀 人呼笔为不律也,语之变转。” 清 吴骞 《<拜经楼诗话>自序》:“予於有韵之语,初未能研其得失,諳其良楛,又乌足以操三寸不律,而雌黄而阳秋哉?”

词语分字解释


  • (bù fǒu)

    基本字义

    bù(ㄅㄨˋ)

    ⒈  副词。

    ⒉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⒊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其他字义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汉英互译

    no、not

    相关字词

    没有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no, not; un-; negative prefix


  • (lǜ)

    基本字义

    lǜ(ㄌㄩˋ)

    ⒈  法则,规章: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

    ⒉  约束:律己。

    ⒊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

    ⒋  旧诗的一种体裁:律诗。

    ⒌  姓。

    汉英互译

    law、restrain、rule

    造字法

    形声:从彳、聿声

    English

    statute, principle, reg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