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将口侧向一边,不对准尊者,以免口气触及尊者。
(一)、谓将口侧向一边,不对准尊者,以免口气触及尊者。
《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唐 孔颖达 疏:“尊者有事问己,己则辟口而对,不使口气及尊者。”
【词目】避口【读音】pì kǒu 【释义】谓将口侧向一边,不对准尊者,以免口气触及尊者。【出处】《礼记·少仪》“有问焉,则辟咡而对” 唐孔颖达疏:“尊者有事问己,己则辟口而对,不使口气及尊者。”
辟(bì pì)
口(kǒ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