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1、以致复旦大学教授在校学术网站上发文《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指出“如今的学生已经分不清学术研究第一位还是娱乐追星更重要!”。【zxzidian.com诗词阅读网】
2、应该想想,即便没有“桑间濮上之音”,学生是否安坐教室?学生逃课,首先应反思的是教师。
3、我认为张庆熊老师的《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似乎有“言过其实”之嫌。
4、这个观点与传统的“《诗经》是民歌,是记录先民生活的桑间
濮(pú)
上(shàng shǎng)
之(zhī)
音(yī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