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奴虏

奴虏 nú lǔ

词语解释

(一)、俘虏;奴隶。
(二)、视作俘虏、奴隶。

详细解释

(一)、俘虏;奴隶。

汉 司马相如 《难蜀父老》:“父老不辜,幼孤为奴虏。” 汉 荀悦 《汉纪·高祖纪二》:“ 汉王 侮慢人,駡詈诸侯王如奴虏耳。”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不幸而为奴虏之胎,一出世即永为奴虏矣……子子孙孙世袭为隶。”

(二)、视作俘虏、奴隶。

《史记·项羽本纪》:“及 秦 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 秦 吏卒。”

百度百科释义

【词目】奴虏【拼音】nú lǔ【注音】ㄋㄨˊ ㄌㄨˇ(1).俘虏;奴隶。(2).视作俘虏、奴隶。

词语分字解释


  • (nú)

    基本字义

    nú(ㄋㄨˊ)

    ⒈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奴。奴隶。奴婢(男女奴仆)。奴颜婢膝。奴性。

    ⒉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奴役。奴使。

    ⒊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汉英互译

    enslave、slave

    相关字词

    仆、主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又

    English

    slave, servant


  • (lǔ)

    基本字义

    虏(虜)lǔ(ㄌㄨˇ)

    ⒈  俘获:虏获。俘虏。(a.打仗时捉住敌人;b.打仗时捉住的敌人)。

    ⒉  俘获的人。

    ⒊  中国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贬称。

    汉英互译

    captive、prisoner

    造字法

    形声:从力、虍(hū)声

    English

    to capture, imprison, seize; a prison


奴虏相关词语

奴虏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