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唐书·窦巩传》:“巩字友封,雅裕,有名于时。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世号‘囁嚅翁’。”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辞令之人。
(二)、指白居易。
(一)、《新唐书·窦巩传》:“ 巩 字 友封 ,雅裕,有名于时。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世号‘囁嚅翁’。”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辞令之人。
元 杨弘道 《赠刁益之》诗:“应接尚无衰惫气,不应便作囁嚅翁。” 清 唐孙华 《次王随庵七十自寿诗原韵》之二:“避世聊为漫浪叟,少言甘号囁嚅翁。”
(二)、指 白居易 。
宋 苏轼 《元日次韵张先子野见和七夕寄莘老之作》:“ 小蛮 知在否,试问 囁嚅翁 。” 王文诰 辑注:“ 次公 曰:囁嚅翁,乃 乐天 也。”参阅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四。
嗫(niè)
嗫(囁)
⒈ 〔嗫嚅〕口动,吞吞吐吐,想说又停止。
⒉ (囁)
形声:从口、聂声
move lips as when speaking; hesitation
嚅(rú)
嚅
⒈ 〔嗫嚅〕见“嗫”。
talk indistinctly and falteringly
翁(wēng)
翁
⒈ 老头儿:老翁。渔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⒉ 父亲:“家祭无忘告乃翁”。
⒊ 丈夫的父亲:翁姑(公婆)。
⒋ 妻子的父亲:翁婿。
⒌ 姓。
⒍ 鸟颈毛。
father、father-in-law、old man
形声:从羽、公声
old man; father, father-in-l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