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衅 bīng xìn

词语解释

战争的争端。

详细解释

(一)、犹兵端。

宋 岳珂 《桯史·刘蕴古》:“边臣不疑,密以名闻,时兵衅已启,詔许引接。” 明 刘基 《感兴》诗之一:“谁言潢海操兵衅,却产宫庭制礼时。” 梁启超 《论民族争竞之大势》:“若是乎铁路政略,果为实行帝国主义之良謨也。以故榆营铁路,而 英 俄 几开兵衅以争之。”

百度百科释义

bīng xìn ㄅㄧㄥ ㄒㄧㄣˋ 兵衅(兵衅)◎ 兵衅 bīngxìn[conflict] 战争的争端挑起

英语翻译

conflict

词语分字解释


  • (bīng)

    基本字义

    bīng(ㄅ一ㄥ)

    ⒈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⒉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⒊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汉英互译

    arms、soldiers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丘、从八

    English

    soldier, troops


  • (xìn)

    基本字义

    衅(釁)xìn(ㄒ一ㄣˋ)

    ⒈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衅鼓。

    ⒉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⒊  以香熏身:衅浴。

    汉英互译

    dispute、quarrel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consecrate sacrificial vessels by smearing blood; r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