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鸣蛙

鸣蛙 míng wā

词语解释

(一)、蛙鸣。比喻俗物喧闹。
(二)、鸣叫的青蛙。

详细解释

(一)、蛙鸣。比喻俗物喧闹。

《晋书·后妃传论》:“识暗鸣蛙,智昏文蛤。” 宋 苏轼 《用旧韵送鲁元翰知洛州》:“鸣蛙与鼓吹,等是俗物喧。”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三:“眼底雌雄看鬭蚁,耳中鼓吹厌鸣蛙。”

(二)、鸣叫的青蛙。

宋 范成大 《喜雨》诗:“昨遣长鬚借踏车,小池须水引鸣蛙。” 明 刘基 《冬暖》诗:“野畦落日舞残蝶,小池过雨喧鸣蛙。”

百度百科释义

蛙鸣,拼音 :míng wā,比喻俗物喧闹。

词语分字解释


  • (míng)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⒈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⒉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⒊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⒋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汉英互译

    ding、ring、sing、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 (wā)

    基本字义

    wā(ㄨㄚ)

    ⒈  两栖动物的一科,无尾,后肢长,前肢短,趾有蹼,善于跳跃和泅水。种类很多:青蛙(俗称“田鸡”)。牛蛙。蛙泳。蛙人。

    汉英互译

    frog、froggy

    造字法

    形声:从虫、圭声

    English

    f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