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毛 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唐 韩愈《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慙罄缾。”钱仲联 集释引 方成珪 笺正:“公诗意以国子生为嘉宾,而自谦言不能如《鹿鸣》之礼贤。”明 夏完淳《怀李舒章》诗之四:“鸣鹿求友声,衔草在中野。”
(二)、地名。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左传·成公十六年》:“知武子 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 陈,至於 鸣鹿。遂侵 蔡。”杨伯峻 注:“鸣鹿 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
(一)、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鹿得蓱,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后因以“鸣鹿”喻礼贤求友。
唐 韩愈 《答张彻》诗:“苹甘谢鸣鹿,罍满慙罄缾。” 钱仲联 集释引 方成珪 笺正:“公诗意以国子生为嘉宾,而自谦言不能如《鹿鸣》之礼贤。” 明 夏完淳 《怀李舒章》诗之四:“鸣鹿求友声,衔草在中野。”
(二)、地名。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
《左传·成公十六年》:“ 知武子 佐下军,以诸侯之师侵 陈 ,至於 鸣鹿 。遂侵 蔡 。” 杨伯峻 注:“ 鸣鹿 在今 河南省 鹿邑县 西。”
鸣鹿的释义是地名,出自《诗·小雅·鹿鸣》
鸣(míng)
鸣(鳴)
⒈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⒉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⒊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⒋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ding、ring、sing、toll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鹿(lù)
鹿
⒈ 哺乳动物,四肢细长,尾短。雄鹿头上有树枝状的角。毛多为棕褐色,有的有花斑或条纹。听觉和嗅觉都很灵敏。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梅花鹿、水鹿、白唇鹿、马鹿等。
⒉ 方形的粮仓:“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⒊ 粗,粗劣:鹿裘。鹿布。鹿床。
⒋ 姓。
deer
象形
deer;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