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衅 biān xìn

词语解释

边界上的冲突。

详细解释

(一)、边境上的争端。

唐 顾况 《塞上曲》:“酣战祈成功,于焉罢边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边衅既开,三军暴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武人得势不是起内乱就是开边衅。”

百度百科释义

边衅,读音biān xìn,是汉语词语,意思是边境上的争端。

英语翻译

conflict on the border

词语分字解释


  • (biān)

    基本字义

    边(邊)biān(ㄅ一ㄢ)

    ⒈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边缘。边沿。

    ⒉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边疆。边界。边防。边境。边陲(边境)。

    ⒊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边三角形。

    ⒋  旁侧,近旁:身边。边锋。

    ⒌  方面:边干(gàn )边学。

    ⒍  表示方位:上边。外边。

    ⒎  姓。

    汉英互译

    border、margin、sid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 (xìn)

    基本字义

    衅(釁)xìn(ㄒ一ㄣˋ)

    ⒈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衅鼓。

    ⒉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⒊  以香熏身:衅浴。

    汉英互译

    dispute、quarrel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consecrate sacrificial vessels by smearing blood; r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