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鸣犊

鸣犊 míng dú

词语解释

指 春秋 晋 贤大夫 窦鸣犊。

详细解释

(一)、指 春秋 晋 贤大夫 窦鸣犊 。

孔子 欲赴 晋 ,闻其已被 赵简子 所杀,乃止。亦泛指贤臣。《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 既不得用於 衞 ,将西见 赵简子 。至於 河 而闻 竇鸣犊 、 舜华 之死也,临 河 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 丘 之不济此,命也夫!’” 裴駰 集解引 徐广 曰:“或作‘ 鸣鐸 竇犨 ’,又作‘ 竇犨 鸣犊 、 舜华 也’。” 汉 梁竦 《悼骚赋》:“ 赵 殞 鸣犊 兮, 秦 人入疆。” 严复 《戊戌八月感事》诗:“临 河 鸣犊 嘆,莫遣寸心灰。”

百度百科释义

鸣犊,是汉语词汇,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指春秋晋贤大夫窦鸣犊。

词语分字解释


  • (míng)

    基本字义

    鸣(鳴)míng(ㄇ一ㄥˊ)

    ⒈  鸟兽或昆虫叫:鸣啭。鸣唱。鸣叫。鸣禽。鸟鸣。

    ⒉  发出声音,使发出声音:鸣响。鸣奏。孤掌难鸣。

    ⒊  声明,发表意见、情感:鸣谢。鸣冤。百家争鸣。

    ⒋  闻名,著称:“以文鸣江东”。

    汉英互译

    ding、ring、sing、toll

    English

    cry of bird or animal; make sound


  • (dú)

    基本字义

    犊(犢)dú(ㄉㄨˊ)

    ⒈  小牛:牛犊。初生之犊不怕虎。

    汉英互译

    calf

    造字法

    形声:从牛、卖

    English

    calf; victim of sacrifice


鸣犊相关词语

鸣犊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