诐遁 bì dùn

词语解释

邪说遁辞。

详细解释

(一)、邪说遁辞。

明 宋濂 《永思堂记》:“出言之间,则必自思曰:此当合於正,不可流於詖遁,恐辱吾父也。”

百度百科释义

诐遁是一个汉语词汇,意为邪说遁辞。

词语分字解释


  • (bì)

    基本字义

    诐(詖)bì(ㄅ一ˋ)

    ⒈  偏颇,邪僻:诐行。诐辞。

    造字法

    形声:从讠、皮声

    English

    argue; biased; one-sided


  • (dùn)

    基本字义

    dùn(ㄉㄨㄣˋ)

    ⒈  逃避,躲闪:遁去。遁辞。遁世。遁北。

    ⒉  隐,消失:遁迹。遁隐。

    汉英互译

    escape、fle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辶、盾声

    English

    hide, conceal oneself; esca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