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市 miào shì

词语解释

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的集市。《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京师有个风俗:每遇初一、十五、二十五日,谓之庙市。凡百般货物俱赶在城隍庙前,直摆到 刑部街 上来卖。” 清 陈维崧 《瑞鹤仙·慈仁寺松》词:“只新来庙市,喧豗蹙踏。”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新年到庙市上去看年画。”参见“ 庙会 ”。

词语分字解释


  • (miào)

    基本字义

    庙(廟)miào(ㄇ一ㄠˋ)

    ⒈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⒉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⒊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汉英互译

    joss house、shrine、templ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emple, shrine; imperial court


  • (shì)

    基本字义

    shì(ㄕˋ)

    ⒈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开市。菜市。市井(街,市场)。市曹。市侩(旧指买卖的中间人、唯利是图的奸商;现泛指贪图私利的人)。

    ⒉  买:市义。市恩(买好,讨好)。

    ⒊  人口密集的行政中心或工商业、文化发达的地方:城市。都()市。市镇。

    ⒋  一种行政区划,有中央直辖和省(自治区)辖等:北京市。南京市。

    ⒌  中国人民习惯使用的度量衡单位:市制。市尺。市斤。

    汉英互译

    city、tow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arket, fair; city, town; tr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