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辂 bì lù

词语解释

(一)、亦作“篳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二)、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详细解释

(一)、亦作“ 篳路 ”。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晋 束晳 《近游赋》:“乘篳輅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

(二)、犹言筚路蓝缕。常比喻开创艰难。

明 张煌言 《感事》诗之二:“篳路曾无异, 桃源 恐不同。”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十二札记》:“ 顾氏 於此事开篳路,后儒虽议其未尽,而其言包括賅通,最得古今秘要。” 章炳麟 《文章说例》:“良由 楚 在 周 初,尚栖篳路,开化既晚,故遗语犹存。”参见“ 篳路蓝缕 ”。

百度百科释义

筚辂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bì lù,是指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

词语分字解释


  • (bì)

    基本字义

    筚(篳)bì(ㄅ一ˋ)

    ⒈  用荆条、竹子等编成的篱笆或其他遮拦物:筚门。蓬门筚户。筚门闺窦(穷人的住处)。

    造字法

    形声:从竹、毕声

    English

    wicker, bamboo


  • (lù)

    基本字义

    辂(輅)lù(ㄌㄨˋ)

    ⒈  古代车辕上用来挽车的横木。

    ⒉  古代的一种大车。

    造字法

    形声:从车、各声

    English

    a chariot, carriage; a carriage pul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