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窠 lóng kē

词语解释

(一)、即龙华树。
(二)、指弥勒佛。

详细解释

(一)、即龙华树。

清 金农 《冬心画佛题记》:“佛之 化城 ,城中有无忧林,林中有十二种树,龙窠其一也。”参见“ 龙华树 ”。

(二)、指 弥勒佛 。

弥勒佛 成道于龙华树下,故称。 清 金农 《冬心画佛题记》:“ 李公麟 画长带 观音 像, 关仝 画 龙窠 佛像, 董源 画 定光 佛像, 黄居寀 画著色 观音 像。”

百度百科释义

一种可以治疮瘢的石子。 唐 冯贽 《云仙杂记·龙窠石》:“ 中山 僧 表坚 ,面多瘢痕,偶溪中得石如鸡子,夜觉凉冷,信手磨面,瘢痕尽灭。后读《博异志》,曰:龙窠石,磨疮瘢大效。

词语分字解释


  • (lóng)

    基本字义

    龙(龍)lóng(ㄌㄨㄥˊ)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汉英互译

    dragon、imperial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 (kē)

    基本字义

    kē(ㄎㄜ)

    ⒈  昆虫、鸟兽的巢穴:窠巢。狗窠。

    ⒉  借指人安居或聚会的处所:“抛却山中诗酒窠”。

    ⒊  古同“颗”。

    ⒋  〔窠臼〕指文章所依据的老套子,陈旧的格调。

    ⒌  古同“棵”。

    造字法

    形声:从穴、果声

    English

    nest; hole, indention; d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