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黍 lěi shǔ

词语解释

(一)、古代以黍粒为计量基准。累黍,谓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寸、尺及音律律管的长度;同时定合、升、斗、斛以计容量,定铢、两、斤、钧、石以计重量。三者互相参校。见《汉书·律历志上》。《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郑译 ﹞与 邳公 世子 苏夔 累黍定律。”明 张煌言《乡荐经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积其空围斯累黍定而规式昭。”
(二)、指极微小之量。唐 司空图《成均讽》:“探灵测化,但累黍而无差。”梁启超《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大地万国,上下百年间,强盛弱亡之故,不爽累黍。”
(三)、纍黍:(一)、累列或累积黍粒。古代计量方法之一种。其法列黍以定分、寸、尺等及音乐律管之长度;累黍以定合、升、斗等容积,铢、两、斤等重量。见《汉书·律历志上》、《宋史·律历志四》。
(四)、谓数量、差距微小之至。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操舟者日行滩瀨间,巨石森立,矛戟外向,舟触石罅而出,相去纍黍,輒成齏粉。”
(五)、指累积微量。宋 刘克庄《初宿囊山和方云台韵》:“累黍功名成未易,跳丸岁月去堪惊。”

详细解释

(一)、古代以黍粒为计量基准。累黍,谓按一定方式排列黍粒以定分、寸、尺及音律律管的长度;同时定合、升、斗、斛以计容量,定铢、两、斤、钧、石以计重量。三者互相参校。见《汉书·律历志上》。

《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九年》:“﹝ 郑译 ﹞与 邳公 世子 苏夔 累黍定律。” 明 张煌言 《乡荐经义·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积其空围斯累黍定而规式昭。”

(二)、指极微小之量。

唐 司空图 《成均讽》:“探灵测化,但累黍而无差。”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不变法之害》:“大地万国,上下百年间,强盛弱亡之故,不爽累黍。”

(三)、纍黍:1.累列或累积黍粒。古代计量方法之一种。其法列黍以定分、寸、尺等及音乐律管之长度;累黍以定合、升、斗等容积,铢、两、斤等重量。见《汉书·律历志上》、《宋史·律历志四》。

(四)、谓数量、差距微小之至。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操舟者日行滩瀨间,巨石森立,矛戟外向,舟触石罅而出,相去纍黍,輒成齏粉。”

(五)、指累积微量。

宋 刘克庄 《初宿囊山和方云台韵》:“累黍功名成未易,跳丸岁月去堪惊。”

百度百科释义

古代用黍粒作为计量的基准,累黍就是用一定的方式排列黍粒,或横排,或纵排,成为分、寸、尺及音乐律管的长度,或成为合、升、斗等计量容积或成为铢、两、斤等计算重量;另十黍为一累。

词语分字解释


  • (léi lěi lèi)

    基本字义

    léi(ㄌㄟˊ)

    ⒈  〔累累〕a.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b.颓丧的样子,如“累累若丧家之犬”。

    ⒉  〔累赘〕a.多余,不简洁,如“文字累累”;b.使人感到多余或麻烦的事物,如“负重登高,不胜累累”(“赘”均读轻声)。

    其他字义

    lěi(ㄌㄟˇ)

    ⒈  连续,重叠,堆积:累计。累日。累积。累累。日积月累。连篇累牍。

    ⒉  照原数目多少而递增:累进税。

    ⒊  连及,连带:累及。牵累。拖累。

    其他字义

    lèi(ㄌㄟˋ)

    ⒈  疲乏,过劳:劳累。累乏。

    ⒉  使疲劳:病刚好,别再累着。

    汉英互译

    accumulate、repeated、tire、weary、work har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tired; implicate, involve; bother


  • (shǔ)

    基本字义

    shǔ(ㄕㄨˇ)

    ⒈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汉英互译

    millet

    造字法

    形声:从禾、雨声

    English

    glutinous millet; KangXi radical number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