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榔榆。《左传·庄公四年》“卒於樠木之下”唐 孔颖达 疏:“木有似榆者,俗呼朗榆。”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朗榆》:“大榆二月生荚,朗榆八月生荚,可分别。”参见“榔榆”。
(一)、即榔榆。
《左传·庄公四年》“卒於樠木之下” 唐 孔颖达 疏:“木有似榆者,俗呼朗榆。”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二·朗榆》:“大榆二月生荚,朗榆八月生荚,可分别。”参见“ 榔榆 ”。
朗榆,读音为lǎng yú,是一个汉语词语,即榔榆。
朗(lǎng)
朗lǎng(ㄌㄤˇ)
⒈ 明亮,光线充足:朗敞。朗澈。朗然。明朗。晴朗。开朗。爽朗。
⒉ 声音清楚、响亮:朗声。朗读。朗诵。书声朗朗。
bright、loud and clear
形声:从月、良声
clear, bright; distinct
榆(yú)
榆yú(ㄩˊ)
⒈ 落叶乔木,实扁圆,木材坚实,可制器具或供建筑用:榆荚。榆钱儿(即“榆荚”,像小铜钱)。榆面(以榆皮磨制成粉,用为黏剂)。榆塞(古称边塞植榆,故称边塞为“榆塞”)。桑榆暮景。
⒉ 姓。
形声:从木、俞声
elm tr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