緑袍 lǜ páo

词语解释

1. 古时低级官员的袍服。 唐 白居易 《曲江亭晚望》诗:“尘路行多緑袍故,风亭立久白鬚寒。”《新唐书·杨炎传》:“自 道州 还也,家人以緑袍木简弃之, 炎 止曰:‘吾 岭 上一逐吏,超登上台,可常哉?且有非常之福,必有非常之祸,安可弃是乎?’”参见“ 緑衣 ”。2. 指新科进士的袍服。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緑袍乍着君恩重,黄榜初开御墨鲜。”

词语分字解释


  • (lǜ lù)

    基本字义

    lù(ㄌㄨˋ)

    ⒈  均见“绿”。

    English

    green; chlorine


  • (páo)

    基本字义

    páo(ㄆㄠˊ)

    ⒈  中式长衣:袍子。长袍。旗袍。棉袍。皮袍。同袍(旧时军人相称)。袍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袍袍之谊”、“袍袍故旧”)。

    ⒉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袍”。

    汉英互译

    gown、robe

    造字法

    形声:从衣、包声

    English

    long gown, robe, clo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