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藤 lóu téng

词语解释

即扶留。缘藤而生。结实如桑椹,味辛。叶可制酱。

详细解释

(一)、即扶留。缘藤而生。结实如桑椹,味辛。叶可制酱。

宋 范成大 《巴蜀人好食生蒜臭不可近顷在峤南其人好食槟榔合蛎灰扶留藤一名蒌藤》诗:“南餐灰荐蠣, 巴 饌菜先荤。幸脱蔞藤醉,还遭胡蒜熏。” 元 陈孚 《安南即事》诗:“龙蘂常穿壁,蔞藤不离盂。”

词语分字解释


  • (lóu)

    基本字义

    蒌(蔞)lóu(ㄌㄡˊ)

    ⒈  〔蒌蒌〕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滨。亦称“白蒿”。

    ⒉  〔蒌叶〕常绿木本植物,果实有辣味,可制酱。

    ⒊  (蔞)

    造字法

    形声:从艹、娄声

    English

    artemisia stelleriana


  • (téng)

    基本字义

    téng(ㄊㄥˊ)

    ⒈  指“白藤”、“紫藤”:藤条。藤椅。藤床。

    ⒉  〔藤黄〕a.常绿乔木,茎高达二十米,树脂黄色,有毒;b.这种植物的树脂,可作国画颜料。

    ⒊  泛指匍匐茎或攀援茎:藤本植物。瓜藤。葡萄藤。顺藤摸瓜。

    汉英互译

    bine、ratan、rattan、vine

    造字法

    形声:从艹、滕声

    English

    rattan, cane; creeper pl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