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龙须草。可作马料,故称。
(一)、即龙须草。可作马料,故称。
曾慥 《类说》卷五引 晋 王嘉 《拾遗记》:“ 东海 有岛曰 龙驹川 , 穆天子 养八骏处。岛中有草名龙芻,马食之,日行千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题达上人药圃》之二:“教疏兔鏤金弦乱,自拥龙芻紫汞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四·石龙刍》:“刈草包束曰芻,此草生水石之处,可以刈束养马,故谓之龙芻。”参见“ 龙鬚草 ”。
东海岛的龙驹川,是穆天子养八骏的地方。岛中有一种草名叫“龙刍”,马吃了它,可以日行千里。古话说:“一棵龙刍,化成龙驹。”
龙(lóng)
龙(龍)
⒈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龙舟。龙灯。龙宫。龙驹(骏马,喻才华出众的少年)。画龙点睛。龙蟠虎踞。
⒉ 古生物学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虫:恐龙。
⒊ 封建时代用作皇帝的象征,或称关于皇帝的东西:龙颜。龙体。龙袍。
⒋ 姓。
dragon、imperial
原为形声
dragon; symbolic of emperor
刍(chú)
刍(芻)
⒈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⒉ 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⒊ 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会意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