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块 lěi kuài

词语解释

(一)、比喻心中郁积的不平之气。
(二)、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烧之。--《世说新语.任诞》

详细解释

(一)、谓心中郁结的不平之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阮籍 胷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明 李贽 《杂说》:“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於千载。” 郑振铎 《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六四章:“不免借古人的酒杯,来浇自己之垒块;而嬉笑怒骂,便也都成文章。”

词语分字解释


  • (lěi)

    基本字义

    垒(壘)lěi(ㄌㄟˇ)

    ⒈  古代军中作防守用的墙壁:堡垒。营垒。对垒。

    ⒉  砌:垒墙。

    汉英互译

    base、rampart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rampart, military wall


  • (kuài)

    基本字义

    块(塊)kuài(ㄎㄨㄞˋ)

    ⒈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

    ⒉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

    ⒊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汉英互译

    agglomeration、block、cake、clump、dollop、loaf、mass、piece、steatit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iece, lump; dol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