癞疮 lài chuāng

词语解释

恶疮;顽癣。《法苑珠林》卷九二引 唐 唐临《冥报记》:“唐 武德 中,印人姓 韦 与一妇人言誓期不相负。累年宠衰,妇人怨恨。韦 惧其反己,自縊杀之。后数日,韦 身徧痒,因发癩疮而死。”许杰《改嫁》:“面色是金黄的,头上生着一头的癞疮。”

详细解释

(一)、恶疮;顽癣。

《法苑珠林》卷九二引 唐 唐临 《冥报记》:“ 唐 武德 中,印人姓 韦 与一妇人言誓期不相负。累年宠衰,妇人怨恨。 韦 惧其反己,自縊杀之。后数日, 韦 身徧痒,因发癩疮而死。” 许杰 《改嫁》:“面色是金黄的,头上生着一头的癞疮。”

百度百科释义

癞疮,读音lài chuāng,汉语词语,指恶疮;顽癣。

词语分字解释


  • (lài)

    基本字义

    癞(癩)lài(ㄌㄞˋ)

    ⒈  麻风病。

    ⒉  癣疥等皮肤病:癞子。癞皮狗(喻不要脸的人)。

    ⒊  表皮凸凹不平或有斑点的:癞瓜(即“苦瓜”)。癞蛤蟆。

    造字法

    形声:从疒、赖声

    English

    leprosy, scabies, mange; shoddy


  • (chuāng)

    基本字义

    疮(瘡)chuāng(ㄔㄨㄤ)

    ⒈  皮肤上肿烂溃疡的病:疮疤。疮口。冻疮。痔疮。

    汉英互译

    sore、tumefaction

    造字法

    形声:从疒、仓声

    English

    tumor, boil, sore, wo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