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 ā tóng

词语解释

晋 王濬 的小字。

详细解释

(一)、晋 王濬 的小字。

《晋书·羊祜传》:“时 吴 有童謡曰:‘ 阿童 復 阿童 ,衔刀浮渡 江 。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 祜 闻之曰:‘此必水军有功,但当思应其名者耳。’会 益州 刺史 王濬 徵为大司农, 祜 知其可任, 濬 又小字 阿童 ,因表留 濬 监 益州 诸军事,加龙驤将军。” 唐 李商隐 《无题》诗:“ 益德 寃魂终报主, 阿童 高义镇横秋。” 宋 苏轼 《八月十五看潮》诗之二:“万人鼓噪慑 吴 儂,犹是浮 江 老 阿童 。”

词语分字解释


  • (ā ē)

    基本字义

    ā(ㄚ)

    ⒈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义

    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谀逢迎。

    ⒉  凹曲处:山阿。

    造字法

    形声:从阝、可声


  • (tóng)

    基本字义

    tóng(ㄊㄨㄥˊ)

    ⒈  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⒉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⒊  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⒋  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⒌  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⒍  古同“瞳”,瞳孔。

    ⒎  姓。

    汉英互译

    child、virgin

    造字法

    形声:从立、重声

    English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