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牛 kuí niú

词语解释

传说中一种高大的野牛。

详细解释

(一)、传说中一种高大的野牛。

《山海经·中山经》:“﹝ 岷山 ﹞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白珉,其木多梅棠,其兽多犀象,多夔牛。” 郭璞 注:“今 蜀山 中有大牛,重数千斤,名为夔牛。”

词语分字解释


  • (kuí)

    基本字义

    kuí(ㄎㄨㄟˊ)

    ⒈  〔夔夔〕敬谨恐惧的样子。

    ⒉  〔夔立〕肃立。

    ⒊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龙形异兽。

    English

    one-legged monster; walrus


  • (niú)

    基本字义

    niú(ㄋ一ㄡˊ)

    ⒈  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牛黄。牛角。

    ⒉  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⒊  喻固执或骄傲:牛气。

    ⒋  姓。

    汉英互译

    cattle、moggy、moo-cow、ox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ow, ox, bull; KangXi radical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