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茎 kuài jīng

词语解释

一种呈块状的茎,通常是在地下形成的

详细解释

(一)、植物地下茎的一种,外形与根近似,含淀粉及养料甚多。可供繁殖。如马铃薯供食用的部分即是。

百度百科释义

块茎(tuber)是植物学名词术语。它是植物茎的一种变态,呈块状,故名。既然是茎,因此就具有植物茎的主要特征,比如芽、叶痕等。我们常吃的马铃薯是最典型的块茎。 地下的变态茎(Modified Subterraneous Stems)之一 为节间短缩的横生茎,外形不一,常肉质膨大呈不规则的块状,贮藏一定的营养物质 借以度过不利之气候条件。根系自块茎底部发生,节向下凹陷如眼窝,芽生其中但并不明显,鳞叶退化或早落,如半夏、天麻、马铃薯等。

英语翻译

stem tuber

词语分字解释


  • (kuài)

    基本字义

    块(塊)kuài(ㄎㄨㄞˋ)

    ⒈  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土块儿。

    ⒉  量词,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一块地。两块糖。

    ⒊  量词,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一块钱。

    汉英互译

    agglomeration、block、cake、clump、dollop、loaf、mass、piece、steatite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piece, lump; dollar


  • (jīng)

    基本字义

    茎(莖)jīng(ㄐ一ㄥ)

    ⒈  植物体上生枝长叶开花的部分,有输送植物体内养料的作用,是植物的中轴。

    ⒉  量词,指长条形的东西:几茎小草。数茎白发。

    汉英互译

    caudex、culm、halm、haulm、pedicel、stalk、stem、stick

    造字法

    形声:从艹、声

    English

    stem, st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