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悴 kū cuì

词语解释

(一)、憔悴。三国 魏 曹植《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南史·臧焘传》:“﹝ 臧盾 ﹞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唐 吕岩《绝句》之二三:“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宋 洪迈《夷坚丁志·韶州东驿》:“其宿于外十辈亦有被此害者,虽皆不死,而神气顿痴,颜色枯悴,盖血液已失故也。”
(二)、犹枯萎。晋 陶潜《杂诗》之三:“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 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山木枯悴。”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
(三)、枯燥乏味。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引:“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

详细解释

(一)、憔悴。

三国 魏 曹植 《释愁文》:“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焚。”《南史·臧焘传》:“﹝ 臧盾 ﹞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 唐 吕岩 《绝句》之二三:“养得儿形似我形,我身枯悴子光精。” 宋 洪迈 《夷坚丁志·韶州东驿》:“其宿于外十辈亦有被此害者,虽皆不死,而神气顿痴,颜色枯悴,盖血液已失故也。”

(二)、犹枯萎。

晋 陶潜 《杂诗》之三:“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 蜀 ,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山木枯悴。”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劫比罗伐窣堵国》:“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

(三)、枯燥乏味。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引:“古风乐府之类,芳沃当代,响起陈人,淡寂无枯悴之嫌,繁藻无淫妖之忌。”

百度百科释义

kū cuì1.憔悴。 2.犹枯萎。3.枯燥乏味。

词语分字解释


  • (kū)

    基本字义

    kū(ㄎㄨ)

    ⒈  失去水分,水全没有了:干枯。枯萎。枯槁。枯荣。枯鱼衔索(串在绳索上的干鱼,形容存日不多)。

    ⒉  没趣味,无生趣:枯燥。枯肠(喻枯涩贫乏的思路)。

    汉英互译

    dried up、dull、interesting、withered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木、古声

    English

    dried out, withered, decayed


  • (cuì)

    基本字义

    cuì(ㄘㄨㄟˋ)

    ⒈  忧伤:“人力雕残,百姓愁悴”。

    ⒉  衰弱,疲萎:憔悴。悴容。

    造字法

    形声:从忄、卒声

    English

    suffer, become emaciated, hagg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