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本 kǔ běn

词语解释

佛教语。谓贪欲乃诸苦之根本。语出《法华经·方便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南朝 梁武帝《断酒肉文》之一:“出即饮酒,开众恶门;入即噉肉,集众苦本。”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道释经》:“永除苦藴,永断苦本。”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贪、瞋、痴总称为无明,也称为三毒,贪欲尤为诸苦中之根本,称为苦本。”

详细解释

(一)、佛教语。谓贪欲乃诸苦之根本。语出《法华经·方便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出即饮酒,开众恶门;入即噉肉,集众苦本。”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道释经》:“永除苦藴,永断苦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贪、瞋、痴总称为无明,也称为三毒,贪欲尤为诸苦中之根本,称为苦本。”

百度百科释义

苦本佛教语。谓贪欲乃诸苦之根本。语出《法华经·方便品》:“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之一:“出即饮酒,开众恶门;入即噉肉,集众苦本。”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道释经》:“永除苦蕴,永断苦本。”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一节:“贪、瞋、痴总称为无明,也称为三毒,贪欲尤为诸苦中之根本,称为苦本。”

词语分字解释


  • (kǔ)

    基本字义

    kǔ(ㄎㄨˇ)

    ⒈  像胆汁或黄连的滋味,与“甘”相对:甘苦。苦胆。苦瓜。

    ⒉  感觉难受的:苦境。苦海(原为佛教用语,后喻很苦的环境)。苦闷。含辛茹苦。吃苦耐劳。苦恼。

    ⒊  为某种事所苦:苦雨。苦旱。苦夏。苦于(①对某种情况感到苦恼;②表示相比之下更苦些)。

    ⒋  有耐心地,尽力地:苦劝。苦口婆心。刻苦。苦心孤诣。

    ⒌  使受苦:那件事可苦了你啦!

    汉英互译

    bitter、hard、hardship、suffer from、suffering

    相关字词

    甘、乐、甜

    造字法

    形声:从艹、古声

    English

    bitter; hardship, suffering


  • (běn)

    基本字义

    běn(ㄅㄣˇ)

    ⒈  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

    ⒉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

    ⒊  草的茎,树的干:草本植物。

    ⒋  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体。

    ⒌  原来:本来。本领。

    ⒍  自己这方面的: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汉英互译

    root、this、current、capital、principal

    相关字词

    原、末、标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root, origin, source; ba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