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时字音不断重复或词句时时中断
(一)、一种习惯性的言语缺陷,说话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非 为人口吃,不能道説,而善著书。”《三国志·魏志·邓艾传》:“﹝邓艾﹞为都尉学士,以口吃,不得作干佐。”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类对》:“世间事未有无对。 周昌 口吃,而言称期期; 邓艾 口吃,而言称艾艾。” 马南邨 《燕山夜话·口吃、一只眼及其他》:“对口吃的人进行嘲笑,并且把口吃的声音记下来,写在历史典籍上,这本来是不必要的,也太不严肃了。”
(二)、指双声。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 休文 八病, 宋 人已不能辨……无叠韵,不口吃者,八病俱离。” 清 纳兰性德 《渌水亭杂识》卷四:“‘古今贵经教’,口吃也;‘屋北鹿独宿’,叠韵也。口吃亦名双声。”
also pr.; to stutter; to stammer
口吃造句1、嘲笑口吃的人未免不近人情。
2、小王口吃得很厉害,让他去表演相声,肯定滑天下之大稽。
3、他口吃但不像你说的那么厉害。
4、故事的最后,原本有些口吃的那个小男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zxzidian.com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