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橘 bāo jú

词语解释

橘子的一种。

详细解释

(一)、橘子的一种。

宋 韩彦直 《橘录·包橘》:“包橘取其纍然若包聚之义。是橘外薄内盈,隔皮脉瓣可数,有一枝而生五、六颗者,悬之可爱。” 明 区大相 《始赴东山口杨柳村旧作》诗:“包橘无千树,芳兰自一丛。”

词语分字解释


  • (bāo)

    基本字义

    bāo(ㄅㄠ)

    ⒈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包装。包饺子。

    ⒉  包好了的东西:邮包。背(bèi )包。

    ⒊  装东西的袋:书包。皮包。

    ⒋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包括。包举(总括)。包容。包涵。包罗万象。无所不包。

    ⒌  总揽,负全责:包销。包揽。

    ⒍  保证:包赔。包在我身上。

    ⒎  约定的,专用的:包饭。包工。

    ⒏  围:包围。包剿。

    ⒐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包子。糖包儿。

    ⒑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包。

    ⒒  姓。

    汉英互译

    bundle、bag、fold、package、wind、wrap

    造字法

    形声:从巳、勹声

    English

    wrap, pack, bundle; package


  • (jú)

    基本字义

    jú(ㄐㄨˊ)

    ⒈  常绿乔木,果实称“橘子”,多汁,味酸甜可食。种子、树叶、果皮均可入药:橘红。橘络。橘黄色。橘化为枳(喻人必然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造字法

    形声:从木、矞声

    English

    orange, tanger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