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 kē tè dí wǎ

词语解释

西非国家。临几内亚湾。旧名象牙海岸。面积32.25万平方千米。人口1420万(1995年)。首都亚穆苏克罗,政府机构驻阿比让。南部为沿海平原,西部是高地。热带气候。农业是经济支柱。可可和咖啡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棕油和棉花产量占非洲首位。非洲主要木材出口国之一。

基本国情

  国名 科特迪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ôte d'Ivoire, La République de Côte d'Ivoire )。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构成,从左至右依次为橙、白、绿三色。橙色代表热带大草原,白色象征南、北方的团结,绿色代表南部地区的原始森林。橙、白、绿三色还分别解释为:民族爱国精神、和平与纯洁、对未来的希望。

  国徽 中心图案为盾徽。绿色的盾面上有一只非洲大象头,象牙是该国的象征,科特迪瓦意为“象牙海岸”。盾徽上面是太阳图案,两旁各有一棵油棕树——该国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下端的绶带上写着“科特迪瓦共和国”。

  面积 322,463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科特迪瓦行政区划划分为地区、大区、省三级,共有14个地区(2个自治地区和12个普通地区)、30个大区、95个省。。

  人口 2490万(2018年)。全国有69个民族,分为4大族系:阿肯族系约占42%,曼迪族系约占27%,沃尔特族系约占16%,克鲁族系约占15%。近年来,来自布基纳法索、加纳、几内亚、马里和利比里亚等国的外国侨民人口数目增长较快,目前约占人口总数的26%。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全国大部分地区通用迪乌拉语(无文字)。官方语言为法语。42%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34%信奉基督教,16.7%无宗教信仰,其余信奉原始宗教等。

  首都 政治首都亚穆苏克罗(Yamoussoukro),人口约97万。经济首都阿比让(Abidjan),人口约429万。2~4月气温最高,平均为24~32℃;8月气温最低,平均为22~28℃。1983年3月12日,科决定将首都迁往亚穆苏克罗,但至今政府机构和外交使团仍留在阿比让。

  国家元首 阿拉萨内·德拉马内·瓦塔拉(Alassane Dramane Ouattara)

  重要节日 国庆日:8月7日

历史

法国统治时代

  欧洲船只大约于1460年代到达科特迪瓦,而目前对于这个时代之前的科特迪瓦的历史所知不多。目前科特迪瓦主要的族群都是在较晚的时候才移入的:Kru族约于1600年从利比里亚移入,而Senoufo族与Lobi族则是从布基纳法索与马里向南移入科特迪瓦。直到十八、19世纪后,Akan族以及属于Akan族的其中的一支的Baoulé族才从加纳移入科特迪瓦的东部地区,而Malinké族从几内亚移入科特迪瓦的西北部地区。

  与邻国加纳相比,科特迪瓦受到奴隶贸易的破坏程度相对较少,这是因为欧洲进行奴隶交易及贸易的船只比较偏好其它邻近有较好港口的海岸地区之故。1840年代,法国对此地显示出了兴趣,并且诱使海岸地区的酋长给予法国商人贸易上的垄断权利。自此之后,法国在当地建立了海军基地,将他国势力摒除于外,并且有系统地对内陆地区展开征服行动。一直到1890年代,经过了漫长的战争,击退了从冈比亚来的Mandinka族的势力,才完成了对科特迪瓦的征服行动。1893年3月10日科特迪瓦正式成为法国的殖民地。而对Baoulé族及其他东部地区的族群游击式的战事则是一直持续到了1917年。

  法国的统治之下,刺激出口成了主要的目标,很快地,咖啡、可可、棕榈等作物便种植在海岸地带。当此时中、西非其它地区的法国人及英国人通常是当地行政人员之际,科特迪瓦成了唯一有较多数量的“新移民”的地区。结果是,三分之一的可可、咖啡、香蕉园被法国公民所控制,而令人憎恶的强制劳动制度变成了经济的基础。

独立建国与经济繁荣

  一位Baoulé族酋长之子——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Félix Houphouët-Boigny)——成了科特迪瓦的独立之父。1944年他为了像他一样的可可农成立了该国的第一个农业公会。他们招募移民工人在自己的农田工作以抗衡偏袒法国农园园主的殖民政策。博瓦尼很快就升至要位,并且在一年内被选入了在巴黎的法国国会。一年之后,法国废除了强制劳动制度。之后,博瓦尼慢慢放弃了他年轻时较为激进的立场,而法国政府则以让他成为第一位欧洲政府中的非裔部长做为回馈。

  当科特迪瓦在1960年独立之时是法属西非最繁荣的地方,出口占了该区域的40%。博瓦尼成了科特迪瓦的第一任总统。他给予农民优惠的价格以进一步刺激出口。咖啡产量显著增加,把科特迪瓦推上了仅次于巴西及哥伦比亚的第三大咖啡出口国。到了1979年,科特迪瓦成了世界最大的可可出口国。科特迪瓦也成为非洲主要的凤梨及棕榈油的产国。推动这片通常称为“科特迪瓦奇迹”的荣景的是一群法国技师。在非洲的其他地方,欧洲人常常在独立之后被赶出去,但是在科特迪瓦欧洲人却是不减反增。法裔社区的人口从一万增加至五万,其中有许多人从事技师或顾问等等的工作。该国平均每年将近10%的经济成长率维持了20年,是非洲非产油国家中最高的。

经济衰退

  政治上,博瓦尼却是采行铁腕统治,新闻并不自由,也只允许单独一个政党存在。博瓦尼的一些计划也被批评为作秀,例如他花了数百万美元将他的村庄——亚穆苏克罗——建设成该国的首都的行为便常常为人所讥讽。1980年代早期侵袭科特迪瓦的干旱配上世界经济不景气,大大地打击了科特迪瓦的经济。由于过度砍伐原木以及砂糖价格下跌,科特迪瓦的外债增加了三倍。阿比让犯罪率的增加登上了欧洲的新闻报道。科特迪瓦的奇迹结束了。

1990年代

  1990年,数百名公务员罢工,学生也加入抗议贪污的行列。抗议声浪使政府转向同意多党制度。与此同时,博瓦尼日尔渐衰弱并在1993年去世。时任议长的亨利·科南·贝迪埃(Henri Konan Bédié)继任总统。

  1995年10月,贝迪埃在选举中大胜分裂的反对派而连任。他再度紧缩政治自由,并且监禁数百位反对派支持者。但是此时,至少在表面上看来,经济前景却是看好的,通货膨胀减少,也尝试要削减外债。

  博瓦尼一直很小心避免族群冲突,也让从邻近国家来的移民有归化科特迪瓦的权利。与博瓦尼不同,贝迪埃强调“科特迪瓦”的观念(Ivoirité),并借此剥夺了他的政治对手——双亲之中只有一位是科特迪瓦人的阿拉萨内·瓦塔拉(Alassane Ouattara)在未来参选总统的资格。科特迪瓦有许多来自布基纳法索的移民,而贝迪埃的政策剥夺了许多来自布基纳法索的移民的科特迪瓦的国籍,也造成了国内许多族群间的关系的紧绷。

  与此同时,贝迪埃也除去了许多在军中潜在的反对者。在1999年底,一群不满的军官发动了科特迪瓦独立以来的第一次政变,罗贝尔·盖伊(Robert Guéï)将军掌权,贝迪埃则流亡法国。

2000年代

  2000年10月举行了一次选举,洛朗·巴博(Laurent Gbagbo)与盖伊在这次选举中互相竞争。然而,这次选举既不平静也不民主。盖伊试图操纵选举,结果引发民众不满抗议,导致180人死亡,盖伊也很快地下台,而选举中可能获胜的候选人洛朗巴博上台。此外,瓦塔拉则是因为他的布基纳法索国籍而被最高法院判定为不符合参选资格,此事件导致瓦塔拉主要分布在北部的穆斯林支持者在首都亚穆苏克罗与镇暴警察发生冲突。

  2002年9月19日发生了兵变,叛军占据了该国的北部。在阿比让,前总统盖伊也在自宅中遇害。瓦塔拉则是躲入了法国大使馆中避难。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些人报道这是一起军事政变的企图,但是也有其它消息来源指称,一些反对派被支持巴博的武装份子处决,而叛变则是未经事先计划的反应。政府与叛军的初步的停火协议只维持了很短暂的时间。很快地,争夺主要可可产地的战火重燃。法国派遣军队维持停火线,而民兵、军阀和主要来自利比里亚及塞拉利昂的武装份子则趁机占据该国西部的部分地区。

  2003年1月,巴博与叛军领袖签署《马尔库西协议》成立国家联合政府。戒严结束,法国驻军也开始恢复该国西部的秩序。但是主要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这个联合政府极不稳定。2004年3月,120人在反对示威中丧生。虽然联合国派遣了维持和平部队,巴博与反对派之间的关系仍然紧张。

  2005年12月28日,科特迪瓦完成过渡政府的组建。夏尔·科南·班尼(Charles Konan Banny)出任总理,政府由10个党派组成。

  2007年3月29日,总统巴博任命纪尧姆·索罗(Guillaume Soro)为政府总理。

  新的一届选举于2010年举行,这次选举是自从科特迪瓦革命战争自后首次全国大选,外界期望新的政府领导成员能够让科特迪瓦重新走向民主进步经济繁荣与法治健全的国家。

  2010年12月4日,阿拉萨内·瓦塔拉和洛朗·巴博各自坚持自己获胜,分别宣誓就任总统,使科特迪瓦陷入战争危机,但美国、非洲联盟和联合国及西方组织普遍承认阿拉萨内·瓦塔拉获胜。

词语分字解释


  • (kē)

    基本字义

    kē(ㄎㄜ)

    ⒈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科。槐树是豆科。

    ⒉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科室。财务科。

    ⒊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科目。学科。文科。外科。

    ⒋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科举。科甲。科第。登科。

    ⒌  判定(刑罚):科处(chù)。科罚。

    ⒍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科。科白。

    ⒎  古同“棵”。

    汉英互译

    a branch of academic study、faculty、section

    造字法

    会意:从斗、从禾

    English

    section, department, science


  • (tè)

    基本字义

    tè(ㄊㄜˋ)

    ⒈  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特殊。特色。特产。特权。特性。特征。特需。特技。特务。特区。特价。特例。特效。

    ⒉  单,单一:特为(wèi )。特设。特地。特惠。特辑。特使。特赦。特约。

    ⒊  只,但:不特如此。“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佯为予赵城,实不可得”。

    ⒋  三岁的兽,一说四岁的兽:“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

    ⒌  公牛,亦用以借指公马和雄性的牲畜。

    ⒍  配偶,匹配:“不因旧姻,求尔新特”。

    汉英互译

    especially、special、spy、unusual、very

    造字法

    形声:从牛、寺声

    English

    special, unique, distinguished


  • (dí)

    基本字义

    dí(ㄉ一ˊ)

    ⒈  开导:启迪。

    ⒉  进:弗求弗迪。

    ⒊  继承:汉迪于秦,有因有革。

    造字法

    形声:外形内声

    English

    enlighten, advance; progress


  • (wǎ wà)

    基本字义

    wǎ(ㄨㄚˇ)

    ⒈  用陶土烧成的:瓦罐。瓦器。瓦釜雷鸣(喻无德无才的人占据高位,煊赫一时)。

    ⒉  〔瓦特〕电的功率单位。简称“瓦”。

    ⒊  用陶土烧成的覆盖房顶的东西:瓦当(dāng )(即瓦筒之头)。瓦匠。

    其他字义

    wà(ㄨㄚˋ)

    ⒈  盖瓦:这间房就等瓦瓦()了。

    汉英互译

    tile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tile; earthenware pottery; girl


相关词语